|
 |
 |
|
 |
解决废料反弹的有效方法 |
|
Viewed:168 ( Added to:2013-04-08 ) |
数控冲床模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不少朋友碰到废料反弹的难题,而本文锐雄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就为大家介绍解决废料反弹的有效方法,归纳起来,大概有十个要点,具体如下:
一、下模间隙偏大会使废料向上翘曲,使得其与凹模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减少,磨擦阻力更小,在高速冲的状态下会出现废料反弹,所以针对间隙过大的情况,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间隙,有时甚至可以考虑使用较小一点的间隙。
二、刃口锋利的模具冲击次数达到一定次数后,刃口边缘像霜一样发白而且变圆,这都是加工硬化和钝化造成的,在这种状态下加工会使废料对凸模刃口边缘的包容现象越来越明显,极有可能随上模的返回而一同带出凹模,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刃磨刃口,刃磨后必须用退磁器进行消磁。
三、上模刃口直径或宽度在9mm以上的采用聚胺脂退料钉,宽度在8mm以下,大工位细长模具采用2°斜刃口,能有效的防止废料反弹,但聚胺脂属于易损件,所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应每星期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可以向模具生产厂家直接订购,斜刃口应在刃磨后仍保持斜刃口,不能因为没有设备或怕麻烦而将其磨成平刃口。
四、入模量应控制在1-2mm之间,过浅会造成废料不能完全剪断,在送料时废料会随着板材的移动而被带出下模,在这里就涉及到模具刃磨量的问题,如模具刃磨超过4mm后就必须考虑换模芯了,否则凸模对凹模的伸入量会越来越少,同时冲击时作用于板材上的能量会增加,从而引起板料产生较大的翘曲,这方面原因会增加废料反弹的产生机会。
五、下模刃口深度过高时,会造成废料重叠,废料间的空气压缩后,上面的废料会随冲头回程而弹出下模,标准的下模刃口深度应为入模量、料厚、刃磨量的总和。
六、上下模或上下模位严重偏心时,单边过大的毛刺同样会使废料随板材的移动而被带出下模。
七、上模底部或板料上一般不可避免有点润滑油或防锈油,但决不可多到形成流体,冲击时容易使上模端面与废料之间产生真空吸附作用,形成废料反弹,遇到这种情况需将上模或板料上的油擦掉。
八、板料的附者层也是引起废料反弹的重要因素之一,跟解决带料一样,需选用刃口锋利的模具,同时应将附着层的一面放在下面。
九、高速数控冲床应用之所以越来越广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拼接冲切的柔性加工特点。虽然如此,在编程时不要图省事随意选择模具。针对某一型孔的特点,首先选择能一次完成型孔的模具,须拼切加工时,应选用最小拼切废料最大、最接近模具尺寸的模具。若最小拼切废料太小,模具间隙较大时废料不易被冲切掉,即使废料被冲切掉入凹模,若滞留在前次废料之上,很容易因振动反弹跳出凹模,形成废料反弹,所以要一定科学地选用模具。
十、除此之外,还有冲切顺序、方向及尺寸等多方面因素,都能引起废反弹,只能靠生产一线操作技术人员不断加工实践、总结,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引起废料反弹的各种不利因素。 |
|
|
|
|